签了合同没给怎么
如果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后未将合同交给员工,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与用人单位沟通
首先,员工应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明确要求其交付劳动合同,并说明其行为的违法性。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员工可以向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督促用人单位履行义务。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核实,并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
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用人单位仍不提供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考虑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签订劳动合同的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工资发放记录等,以证明劳动合同的存在。仲裁机构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作出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或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保留相关证据
员工应自行保留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可以在需要证明劳动关系时起到重要作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员工在处理相关事宜时遇到了困难或者需要更深入的协助,他们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通过以上步骤,员工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