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外卖平台在剑指哪些无序竞争
新重庆-重庆日报 苏白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广泛引发社会关注。
对此,只有梳理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厘清约谈的核心要素,认清各个主体的具体责任,形成社会共识,才能让约谈实现初衷,来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这次约谈明确提出了以法律制度为参考前提——要求相关平台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来公平有序竞争、合法规范经营。言下之意很清楚,就是在针对当前一些外卖平台通过炒作煽动舆论战,进行过度营销,打造人设追求流量,制造种种内卷式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5月16日,人民日报专门刊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的署名文章《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文中着重提出,不少行业低价、低质、低水平竞争现象日益蔓延,要坚决遏制“内卷”乱象、自觉抵制低价倾销、互黑互踩等乱象。这些治理方向,与约谈相互呼应,可以看出治理和整改的决心。从这个意义讲,当前,高度认识约谈外卖平台的问题指向,极具现实意义。
不得不说,这次约谈的时间很有玄机。早不谈,晚不谈,就是在不久前京东高调官宣进军外卖业务之后谈,这个节点自然应重点关注。京东强势进军外卖市场,相关市场随即发生各种动荡,牵动人心。比如,京东宣称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刘强东亲自上阵送外卖,并与骑手当街喝酒讲“兄弟情”,这些极具情绪感染力的行为,也都带来了强烈而又复杂的舆论反响。而随着京东入场,高补贴也在不断升级其与美团的竞争,随后,饿了么也官宣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销。这一切都意味着,外卖平台竞争加剧,导致市场走回烧钱补贴之类的低质量竞争,并不符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这次约谈对象的排序也颇受关注,被普遍认为在释放重大信号。众所周知,约谈的三家外卖平台,从市场占有率看,美团才是老大,而刚入局的京东,市场占有率排在最后。监管方将约谈对象如此排序,可以说是意味深长。或许,这也正是因为京东作为初入局者,有些商业行为用力过猛,需要监管方加以提醒。从组织约谈部门提及的几项法律参照来看,诸如烧钱补贴、搞舆论战、背离国家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的整体规划等行为,也都体现在个别平台不理性商业行为上。显然,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不应该挑动社会情绪,不应只追求短期流量,而应该着眼于整体业态,以及呵护外卖平台作为长期就业蓄水池的功能。
事实上,外卖平台“贴身肉搏”带来的乱象,也正在转嫁到商家和消费者头上。从“全年免佣金”的激进补贴,到被指“二选一”限制骑手接单的争议操作,种种竞争的不确实性正在让一些商家苦不堪言。有外卖平台过度追求引流效应,导致平台数次崩溃,商家已出餐难以销售,骑手接单后又无法正常配送,由此带来商家利益受损、消费者维权难、餐饮卫生出现安全问题等等,都在严重损害维护市场秩序,不利于消费者权益保障,也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外卖行业需要竞争,商家经营需要规范,骑手权益需要保障,特别是消费者需要得到更好的服务,这一切,都需要摆脱“内卷式”竞争,告别假大空的“口号式”营销,让生产、配送、服务、权益、监管形成管理闭环,最终来实现多方共赢。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约谈的价值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