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 恒天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领乳业绿色未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5:00:00    

2024年底,新西兰南岛埃登代尔(Edendale)乳制品工厂厂区,恒天然全球餐饮服务业务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站在一座高耸的银色金属箱体前,向工程师询问运行参数。这台由中国制造的巨型电锅炉,正替代传统燃煤设备,将牛奶生产中的碳排放大幅削减。而它旁边就是一台体积庞大的燃煤锅炉。电锅炉与燃煤设备的对比犹如两个时代的对话——后者需要煤仓、排渣系统等复杂结构,而中国制造的电锅炉仅需整洁的箱体即可完成绿色能源的转换。

在新西兰,大约85%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恒天然也是这片土地上可再生能源的积极实践者。去年12月,恒天然还宣布投资6400万新西兰元(约2.7亿人民币)在其位于南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克兰德博伊 (Clandeboye)工厂再改造两台木颗粒锅炉,即燃料为生物质燃料木颗粒为主的锅炉,预计每年可减排155000吨,相当于减少64000辆汽车的排放。“这也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减碳投资项目。”周德汉说。

图片

恒天然全球餐饮服务业务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周德汉

这些举措背后,是这家

拥有150年历史的乳业巨头为达到其雄心勃勃的碳排放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到2030年,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排放量将比2018年减少50.4%,范围三的农场排放强度减少30%这些目标已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认证,确保其符合全球气候目标。2024财年,恒天然在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排放相较2018已减少18.5%,并计划在2037年全面淘汰煤炭使用。

周德汉表示,“我们的目标也获得了SBTi认证,确保其经得起科学检验。我们还通过AgriZeroNZ与新西兰政府合作减排研发,并与客户合作推动减排。”他说。

时值世界地球日,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人类如何通过创新和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守护地球生态环境。作为全球乳业的领导者,恒天然以其在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独特的草饲模式以及价值链条协同等举措,书写着技术改造与自然法则的融合,助力整个乳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范例。

草饲模式:自然禀赋的

价值实现

当全球乳业为饲料种植的碳排放困扰时,恒天然正将新西兰的自然禀赋转化为商业优势。这里的奶牛每年97%时间在牧场自由采食,全年享受2000小时阳光,β-胡萝卜素赋予黄油天然的金黄色泽,也塑造了“草饲=优质”的消费认知。

图片

这里的奶牛每年97%时间在牧场自由采食,全年享受2000小时阳光

当被问及草饲模式与饲料改良技术的冲突时,周德汉给出辩证视角:“新西兰的天然草饲已形成减排优势,但科技创新如益生菌应用、牧草优化同样重要。可持续没有单一答案,关键是找到环境与商业的平衡点。”

“我们的牧场实践必须跨世代可持续,这是基因决定的。”周德汉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对奶农来说,奶牛、牧场乃至整个自然环境是他们的宝贵资产,在过去150多年中,他们齐心协力,并将其世代相传。

这也从根本上解释了可持续发展是恒天然一切行动的核心。

在中国上海一家精品超市,一款标注“新西兰草饲”的黄油被放在货架顶端。消费者或许不知道,其金黄色泽来自牧草中的β-胡萝卜素,而这抹颜色正成为乳业低碳竞赛的“视觉符号”。

中国消费者对草饲的认知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正如20年前,有机概念进入中国的时候。”周德汉坦言。确实,尽管调查显示90%的中国消费者更青睐可持续产品,但真正决策仍取决于性价比。恒天然的破局策略是——将可持续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

某蛋白饮品牌标注“草饲原料”,发布首份牧场草饲白皮书,恒天然更联合中国烹饪协会成立“草饲联盟”,建立新西兰草饲标准的工作也在推进中。周德汉说,“这类举措有助于统一行业规范——当所有新西兰企业遵循同一标准时,向中国消费者传递草饲优势将更具说服力。”

这些举措正在重构消费认知——自然放牧不仅是低碳选择,更是营养价值的保证。“从长远来说,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来强化‘草饲’这一理念。”周德汉表示,“我们希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营养价值,并找到更多方法让消费者接触乳制品。让中国消费者接触所有这些场景的机会对我们和乳制品行业来说是令人兴奋的。”

“真正的可持续商业不是牺牲利润,而是创造新利润池。”周德汉总结。

从某新锐奶茶品牌的草饲奶基底,到高端烘焙店的黄油采购,一场静默的可持续乳品升级浪潮正在发生。

价值链协同:从牧场到餐桌的碳账本

面对占碳排放90%以上的范围三排放,恒天然选择开放价值链合作。

恒天然集团有三大业务:原料业务、餐饮服务业务 、消费品牌业务,其中原料业务为客户提供全球最广范围之一的乳品原料。餐饮服务业务在大中华区表现尤为出色,其业务涉及为餐饮行业提供创新的应用。而消费品牌业务则包括家用乳品品牌,主要品牌有安佳、安怡等。

对恒天然来说,不论在哪个业务领域,如何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整个价值链中,是共同面对的问题。

B2B领域,恒天然作为雀巢公司的供应商,双方合作共建的新西兰首个净零试点农场,计划在10年内将实现牧场净零排放。目前,双方已经在绝对排放量方面减少了27%,排放强度降低了5.5%近期,雀巢与我们的另一客户玛氏通过资金激励项目来推动奶农减排。

更具创新性的是“碳足迹线上计算工具”。当恒天然的客户输入采购产品信息即可获得所购产品碳排放数据,包括2030年减排目标值。这种透明度让B端客户能同时权衡价格与碳成本,正如周德汉所言:“未来的采购决策需要双重账簿——财务账和碳账。”

在中国市场,可持续合作呈现本土化特色。恒天然联合中小客户开展“携手安佳,播种纯净”植树计划,用可回收材料革新蛋糕包装,在博会展示“从牧场到餐桌”的完整低碳链条。这些举措既契合中国双碳目标,也帮助区域品牌突破可持续发展能力瓶颈。

当全球乳业陷入“减排与业绩增长”的焦虑时,来自新西兰的乳制品巨头公司选择回归最原始的生存智慧——像牧草一样,把根扎进土地,向上生长。

从南太平洋牧场到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恒天然正在证明:乳业的可持续发展绝非成本负担,而是世代传承的生存智慧与商业创新的融合。当电锅炉取代燃煤设备、草饲黄油成为品质代名词、碳账本纳入采购体系,这家乳业巨头书写的,不仅是自身的转型故事,更是整个食品行业面向未来的运营范式:5年后,消费者拿起一盒牛奶,看到的可能不仅是蛋白质含量,还有碳足迹标签。

以上文章信息来源于绿金,撰文万慧

丨本期编辑:冯晓敏

丨校读:冯晓敏

丨监制:张耀 封斌

丨总监制:赵敏


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使用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乳业时报官方微信;本平台转载内容部分来源网络,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闻热线:0471-6564013

广告热线:0471-6564013 6564046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