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四院儿科:用专业与温度,为儿童织就全周期健康防护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2:36:00    

儿科住院部的隔离病房内,护士正用温热生理盐水轻拭3岁患儿全身剥脱的创面,每一寸泛红的皮肤都牵动着医护的心;新生儿科的无菌暖箱中,一个体重仅850克的早产儿蜷缩成掌心大小,皮肤薄得能看见血管……

这是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海四院”)儿科的一幕幕,一边是浸润在细节里的温柔守护,一边是与死神博弈的分秒必争。

作为南海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儿科,这支由50余名医护组成的团队,每天都在演绎生命的奇迹。从门诊到病房,从罕见病的精准诊治到早产儿的生命托举,白大褂下承载的,是无数家庭的希望。

儿科、新生儿科团队(部分)。

早产儿闯关记:

暖箱里的100天生命接力

如果说SSSS综合征的救治是与罕见病的“寸肤之争”,那么新生儿科暖箱里的“巴掌宝宝”小平安,则经历了一场跨越3个月的生命马拉松。这个胎龄28周+5天、体重仅850克的早产儿,出生时全身青紫,诊断书上“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字样,宣告着这场生命保卫战的艰巨。

新生儿科团队迅速响应,为患儿制定一套详细的救治计划,力求做到“快、精、细、柔、稳”。将小平安放入提前预热好的暖箱,给予脐静脉导管,给他输注营养和后续治疗药物,调节呼吸机参数,一系列治疗措施紧张有序地进行……

医护人员在新生儿科病房中忙碌。

横在小平安面前的是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等,关关都是致命的考验。在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同时,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支持成为关键——极低体重的他不仅需要微量喂养,更依赖静脉营养补充热卡。但难题接踵而至:早产儿血管细如发丝,高浓度静脉营养液外渗可能导致组织坏死,脆弱的外周血管根本无法承受。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迅速制定方案:先通过脐静脉置管完成早期紧急补液,待生命体征稍稳,立即为小平安置入PICC中心静脉导管。这项技术将导管从外周静脉精准送入中心静脉,避免了高渗药液对血管的刺激。随着营养液通过导管持续输注,小平安的体重开始稳步增长。10天后,令人欣喜的变化出现了:他的自主吮奶量逐渐达标,胃功能足以满足生理需求,困扰医护的补液难题终于解决,PICC导管也完成使命,顺利拔除。

经过将近3个多月的时间,小平安体重长到了2600克,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出院。如今,定期回院体检的小平安,已成为科室走廊里奔跑的“小皮猴”,复查显示身高体重均达同龄儿中等水平。

医护人员在给保温箱中的小患儿喂奶。

皮肤保卫战:

与罕见病的“寸肤之争”

“医生,你快看看我的孩子!”南海四院儿科诊室的门被匆匆推开,李女士抱着3岁的孩子闯了进来。只见孩子双眼肿胀,裸露出来的皮肤红得发亮,面部、颈部、四肢大片表皮剥落,像被开水烫伤般触目惊心。从眼周红肿到全身溃烂,病情仅用48小时便急转直下,孩子更因口腔黏膜破溃无法进食。

儿科主任郭伟中带领团队启动多学科会诊,联合皮肤科专家确诊为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一种因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表皮剥脱毒素所引起的皮肤病,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溶解患儿表皮棘层细胞连接。若毒素入血,将引发败血症、呼吸衰竭等致命风险。

一场“皮肤保卫战”迅速打响。主治医师张君朋为患儿制定了“抗感染+创面修复”方案,护理团队则构建起“无菌屏障+营养支撑”双重防线。

针对极易感染的创面,护士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温热生理盐水每日三次轻柔冲洗全身,并对红肿的外阴部进行碘伏消毒与生理盐水清洁,指导家属采用婴儿湿纸巾温和处理排便,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患儿皮肤治疗前后对比。

在营养支持方面,考虑到疾病导致的蛋白质大量流失与高能量消耗,责任护士为患儿定制了个性化饮食方案,指导家属准备富含优质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的清淡流食,既满足机体恢复需求,又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黏膜负担。对于口周放射状裂纹引发的进食难题,护士用生理盐水棉球细致清洁后,采用分次少量喂服的方式,确保高蛋白流质饮食顺利摄入。

创面护理与营养补充协同推进,为患儿皮肤修复与机体康复提供了坚实保障。患儿逐渐褪去“烫伤”的外衣,露出新生的肌肤,不再因嘴角裂纹而疼痛,开始正常进食,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在日渐好转。

出院时,李女士和先生含着泪向儿科医护人员递上感谢信,“你们擦拭的不是伤口,是我们全家的希望!”

患儿家属送上感谢信。

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

织密儿童健康网

飞行棋盘地面游戏区、配有图书的阅读学习角、摆满玩具的童趣柜,还有定期开课的育儿课堂及健康科普专区……近年来,南海四院紧扣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要求,在儿科住院部精心打造“童享11”儿童友好空间。通过温馨环境创建、适儿化设施配置与多元的健康服务,这里不仅成为患儿及家属的“暖心驿站”,更先后获评“西樵镇儿童友好基地”“佛山市儿童友好服务空间”。

儿科为孩子们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打造温暖就医环境的同时,科室始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形成集疾病诊治、预防、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为儿童健康成长筑牢守护屏障。

在技术创新领域,针对儿科高发的肺炎类疾病,科室重点推进“童畅呼吸”专科品牌建设,通过强化小儿肺炎的气道综合管理——从精准评估到个体化干预,从呼吸道廓清技术到舒适化诊疗,全方位守护儿童呼吸健康。

其中,加温湿化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FNC)技术尤为亮眼:作为一种无需气管插管的温和呼吸支持手段,它通过精准调控的温湿氧气直接作用于患儿气道,在新生儿肺炎、重度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百日咳等疾病治疗中优势显著,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排痰效率、缩短住院周期。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科研成果已累计斩获多项省市级学术奖项,成为科室技术创新的闪亮名片。

儿科带头人郭伟中为患儿看诊。

从罕见病的精准诊治到早产儿的生命托举,从技术创新的“硬核”突破到儿童友好空间的“柔性”关怀,南海四院儿科团队用专业与温度,织就了一张覆盖预防、治疗、康复的全周期健康防护网。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许可可 通讯员 黄春梅 李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