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林曦未检工作室:林都深处“护林员”的七年手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7:59:00    

【开篇:林海深处法治晨曦初绽】

在大兴安岭北麓的林海深处,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林曦未检工作室悄然亮起法治明灯。这座以 “林曦” 为名的检察阵地,如同一颗由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精心培育的守护星,将法律的璀璨星芒穿透林海薄雾,温柔笼罩着每一个需要守护的少年身影。

(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林曦未检工作室海报)

在林都牙克石(蒙古语意为“要塞”),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团队将自己定义为“生命护林员” ,“林曦”寓意:守护林都八九点钟的太阳,为误入泥沼的孩子栽下希望树苗。

他们的护林法则是:治病树(惩戒犯罪)、正歪树(临界预防)、育新苗(法治启蒙)、防未病(守护安全成长)和固根基(筑牢保护体系)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林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触摸法治与温情交织的脉络,见证这片林海深处如何用初心点亮希望,从细微处窥见其始终如一的守护密码。

救治病树:年轮里的矫正密码

“三化”育林法贯穿帮教全程

个性化诊脉:对故意伤害案少年小鹏(化名)开展社会调查,发现其法律意识淡薄、社交环境不良、亲子关系紧张;

精准化修枝:联合妇联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切断不良社交链,母子关系从僵持到缓和;

专业化扶正:法治教育重塑行为边界,小鹏(化名)主动预警聚众斗殴事件,考察期满后成为烧烤师傅。

七年年轮数据

“林曦”未检小程序

(“林曦”未检小程序)

在呼伦贝尔市首创“科学化社会调查+线上远程帮教+家庭教育指导”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帮教形式,依托“林曦未检”小程序线上帮教平台,制定个性化的帮教方案,实现一对一精准帮教,已成功帮助32名涉案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帮教后返校率高达87.5%,且再犯罪率为0。

正歪树:驱除虫害 破晓前的守夜人

(检察官正在专注地翻阅卷宗)

2023年性侵案揭露“护林”最暗时刻

虫害伪装:35岁蔬菜店主伪装成大学生,胁迫初中女生小婷(化名)发送裸照;

虫洞追踪:从嫌疑人手机“保险箱”文件夹掘出5000页证据,挖出横跨5年的性侵链;

破茧攻坚:说服4名隐忍多年的被害人出证,零口供突破让罪犯获刑14年。

案件终结后,小婷(化名)致电未检团队:“感谢你们让我重获勇气”——法治不仅是利剑斩罪恶,更是烛火暖寒夜。

育新苗:法治根系的提前布防

检察官在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

向未成年人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首期林曦未检普法小课堂开课

检察官在与小朋友们的互动中开展法律教育活动

关口前移的“防虫网”工程

土壤改良:2018年响应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将性侵预防纳入法治必修课;联合教育部门在幼儿园推行“反欺凌魔法包”互动教学,引导儿童喊出“住手,我要告诉老师!”口号,同步培训教职工落实强制报告制度。

(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柳阳毅为绰河源镇初中生讲授了主题为 “法治护航、伴我成长” 的开学第一课。)

“模拟法庭”互动环节)

根系监测: 多层次利用未成年法治教育基地与牙克石市中小学开展主题活动,深入乡镇学校讲法治课、组织“模拟法庭”,三年来深入全市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二十余次,受教育5000余人次。

生态联防:创新普法宣传模式,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学季、国际禁毒日等关键节点,聚焦性侵害、校园欺凌、电信诈骗等不同主题,制作内容精良的普法视频,让法律常识更加可感可知可见。针对校园暴力的未检普法宣传动漫《打破沉默》获得自治区网信办举办的2024网络新媒体大赛优秀作品奖。

防未病:护林黑科技 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护林三件套

消防扫描眼:通道畅通度+设备有效性;

食品安全检测针:食材溯源链+操作流程+卫生盲区;

未检透视镜:校园安保+一键报警+监控设备 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林曦未检团队与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组成了“高考平安护航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各中小学得消防设施、食品安全情况、校园安保系统等进行大检查。)

为护航高考考生平安赴考,林曦未检团队在考试前夕深入辖区各中小学开展校园安全 “大体检”。团队以 “嵌入式” 监督模式,将 “监督哨” 设在安全一线,不仅用 “放大镜” 排查消防隐患、食品安全等显性风险,更以 “透视眼” 识别管理制度漏洞、监管责任缺位等深层问题。这种 “治未病” 式的主动监督,让司法监督成为排查隐患的 “听诊器”,在精准问诊校园安全 “病灶” 中,彰显法治的硬核力度与温暖温度。

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法律监督推动溯源治理,针对行政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履职缺位问题主动出击,就未成年人进入酒吧、网吧等现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依法制发检察建议并被采纳,有效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固根基:林间共生 司法生态的智慧嫁接

五位一体生态圈

(牙克石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2018年建成350㎡法治基地与150㎡办案区,奠定体系根基,依托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检察开放日”进行法治宣传,六年来共计接纳 7000 余名师生、社会人士参观学习。2019年,该法治教育基地被呼伦贝尔市检察院与呼伦贝尔市教育局评为“呼伦贝尔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

生态扩绿:司法保护圈层延伸

(“林曦护苗” 专项行动现场,林曦未检团队联合相关部门单位正在对学校周边商店进行检查)

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开展“护苗行动”,对校园周边违规售卖烟酒、网络侵害等开展公益诉讼监督,督促下架“三无”食品并加贴“身份标识”。

(牙克石人民法院法与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联动,现场同步送达人身保护令、督促监护令)

联合牙克石市人民法院成功办理牙克石市首例未成年人遭受家暴申请人身保护令支持起诉案,并同步宣告送达了督促监护令,为受侵害未成年人撑起司法“保护伞”。

(“异地帮教”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办案团队远程连线现场)

跨界嫁接实践

(2023年“北疆示范妇女之家”授牌仪式)

2024年“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2025年联合民政局启动“益童成长”行动,通过募捐帮扶困境儿童)

【结尾:年轮里的晨光】

(检察官姐姐以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案例,通过情景模拟等形式,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条款,围绕校园欺凌等话题,引导学生辨不良行为、用法律维权 。)

在校园普法课堂上,曾因沉默忍受欺凌的女孩小雨坚定举手回答 “遭遇校园欺凌要第一时间向‘林曦姐姐’求助、报警,还要告诉家长和老师”。她清脆的声音让前排检察官在备课本上重重批注 —— 这个曾在欺凌阴影中蜷缩的孩子,终于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她眼中的光芒,是法治种子在少年心田生长的力量,正带动每个孩子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检察官在释法说理的同时,穿插有奖竞猜与学生活动,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七年间,从第一位划破树叶的迷途少年,到今日覆盖墙面的葱茏新叶;从孤军守夜的 “护林房” 灯盏,到如今如蒲公英种子般散落城乡——“林曦未检”的密码,藏在年轮深处:当第一株幼苗在岩缝间扎下根系时,便已注定用岁月的脉络编织守护的网络,那些从单一点位蔓延开的温暖触角,正以草木生长的姿态,在需要庇护的角落悄然抽枝展叶,让每一道曾被风雨侵蚀的年轮,都成为生长记忆里的坚固纹路。

救一棵病树

护整片森林

法治的年伦里

刻着未来的春天

记者手记:

在“林曦”未检工作室,法治被裁成树叶的形状,司法温度在叶脉间流动,当少年把法律条文画成叶脉图,那些曾经飘零的青春终将在年轮里找到归途。


记者:张璐 资料来源:牙克石市人民检察院

编辑:沙志媛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