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永昌:特色农业“多点开花” “一村一品”勾勒乡村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9:35:00    

建成高原夏菜万亩规模化生产基地、打造千亩标准化示范片区、开展有机蔬菜种植试点、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近年来,永昌县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然地理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为引领,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节水、生态多元方向转型。

走进六坝镇下排村,1800亩张杂谷如一片绿色的绒毯铺展在田野间,修长的谷穗还带着青涩,饱满的籽粒裹在翠绿的谷壳里,沉甸甸地坠在秸秆顶端,透着蓬勃的生机。下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金海对这片谷地的效益如数家珍。他介绍,“下排村总耕地面积是15176亩,其中张杂谷种植1800亩,剩余土地种植玉米、小麦和土豆。”

“咱们种这个张杂谷,可是算清了两笔账,”王金海饶有兴致地说道:“种张杂谷的好处有两点,一点是节水,目前我们大水漫灌每亩地是350-400方水,高效节水种张杂谷初步我们核算用水量为250-350方之间,每亩地节水至少在50-100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休耕农作,今年种完张杂谷的茬地,明年可以种土豆或玉米,能起到倒茬作用。”这一笔“节水账”“生态账”算下来,他满脸欣慰。

而在六坝镇七坝村,另一种“林下生金”的产业模式正焕发生机。连片沙棘林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林间套种的柴胡长势正旺,叶片舒展、茎秆挺拔。

“我们七坝村今年实施特色林果基础设施项目,改造沙棘林884亩,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在林下种植了柴胡400余亩,现在柴胡进入管护期,长势喜人。”七坝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玉坚蹲在田埂边轻抚柴胡叶片,眼中满是期待。林下套种让土地“立体增收”,沙棘果与中药材的组合,既守护了生态,又为村集体开辟了新的增收路径。

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发展,六坝镇的特色农业版图不断拓展。“六坝镇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逐步形成了以高原夏菜、优质紫花苜蓿为主导,张杂谷种植和戈壁农业为补充的特色产业链。”六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董开焜介绍,“六坝镇将按照‘高原夏菜创品牌,优质饲草育龙头,畜牧产品扩规模,一二三产促融合’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如今,特色产业的“星星之火”已在永昌形成“燎原之势”。全县以种养殖为核心,向上连加工、向下延产销,推动“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落地生根。下排村节水张杂谷、七坝村林下柴胡、南坝乡生态山楂、朱王堡镇高原夏菜……一个个特色产业点亮乡村,形成村村有支撑、有品牌、有活力的局面。

目前,全县90%的行政村有实体产业支撑,村集体“造血”功能持续增强,自主发展动力充分激发。以特色产业为抓手,永昌正稳步走在生态优先、节水增效、质效并举的农业现代化新路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供稿:永昌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镍都金昌客户端

编辑:常远

责编:闫瑾 刘欢欢

审核:马丰友